大芝加哥地区华侨华人
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征文专辑
(大芝加哥地区华侨华人联合会编辑)
2011年11月
--------------------
弘揚孫中山三民主義思想,與時俱進,奮發進取
周晉安
弘揚中山思想,首先就是要弘揚孫中山先生三民主義(民族主義、民權主義、民生主義)之思想。三民主義是為適應當時的世界潮流,解決中國問題所提出的一套理論與策略,為中國革命指出發展的方向。三民主義理論乃集古今中外學術大成的結晶品。
民族主義認為民族問題的徹底解決,應以民族平等為起點,并以世界大同為目標。在民族關係上,不僅強調平等,而且強調施仁愛,加強民族的團結和融合。漢族是大族,要“與滿、蒙、回、藏之人民相見以誠,合為一爐而治之。”要無私幫助少數民族,發揚孔子的“繼絕世,舉廢國,治亂持危,厚往而薄來”(禮記中庸篇)及孟子的“以大事(服侍照料)小”的施仁愛、講道義的精神;在國際關係上,要發揚“濟弱扶傾”的古訓,扶持弱小國家抵抗列強,克盡我中華民族的天職,對世界負一個大國的大責任,以期與世界諸民族并驅于世界。我們永遠不蹈列強稱霸的覆轍。
民權主義認為,中國傳統的“天下為公”、“民貴君輕”、“天視自我民視,天聽自我民聽”等觀念,本質上便是民權思想。但是孫中山不持西方的絕對民權論,而主張“權能區分”(權能分立制),使人民有權、政府有能,體現了儒家的中庸之道。孫中山先生認為法國孟德斯鳩的三權分立說應加上中國傳統政治上所特有的考試與監察制度,形成五權並立,使考試權從行政機關分立、監察權從立法機關分出,各自獨立行使。他說:“如果有了考試製度,規定被選舉人的資格,那麼,(通過考試)必要有才能、有學問的人,才能被選做官,當我們的公僕。”免得有口才而無學問的庸才當上官。(中國大陸現在也實行公務員考試制度。)他贊同林肯的民治、民有、民享(美國內戰廢除奴隸制之後,才有全體人民的民治、民有、民享),但是他認為,必須先實行民治,然後方能民有和民享,所以在奪得政權后,首要的任務是建立“五權憲法”,建立真正由全體人民治國的民治共和政權。
民生主義運用中國傳統的“政在養民”和博愛的儒家理念,要做到“物產之供給得按公理而互蒙利益。”主要辦法是“平均地權,節制私人資本,發達國家資本。”要實行二五減租或者三七五減租并逐步做到耕者有其田;徵收地價稅或者漲價歸公,以遏止貧富懸殊。節制私人資本也意在“均富”,均富政策是民生主義的最高理想,通過發展國家經濟(國營經濟),使全民均能享受經濟發展的成果,并以適當調節手段,避免財富分配不均;發達國家資本,意在實現經濟現代化,極大地提高生產力,以實業救國,由政府大量投資,興建鐵路、海港、水庫大壩,發展工業,開採礦產。同時還要致力發展教育,以充實人力資源。孫中山先生親手制定“建國方略”,繪製了輝煌的高瞻遠矚的建國藍圖。民生主義的工作重心在迅速建立中國的工業化。孫中山先生不僅是偉大的思想家,而且是偉大的實干家。
其次,要弘揚孫中山先生適應潮流、與時俱進、奮發進取的革命思想。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我們送來了馬克思主義。受十月革命和列寧的影響,孫中山先生認識到“我黨今後之革命,非以俄為師,斷無成就”。總結過去革命之失敗教訓,他又認識到只有庶民的革命,讓億萬民眾構成國家的基本土壤,才能改變中華民族命運的走向,把反帝反封建的鬥爭進行到底。在李大釗、陳獨秀和共產國際代表馬林的幫助下,他認識到“國民黨正在墮落中死亡,因此要救活它就需要新的血液。”他同意與中國共產黨合作,同意共產黨員以個人身份加入國民黨,於是制定了“聯俄、聯共、扶助農工”三大政策。
再次,要弘揚孫中山先生大公無私,為中華民族的復興和統一奮鬥終生的思想。1912年1月1日,孫中山就任中華民國臨時政府大總統,但是遭到得到帝國主義列強支持的袁世凱的抵制。孫中山先生大公無私,他認為如能利用袁世凱,“推翻260余年貴族專制之滿洲,則賢于用兵10萬”,他願意以辭去大總統這種犧牲自我的行動來救國,以早日實現共和與統一,又可避免流血,結束內戰,獲得廉價勝利。最後,他毅然辭去大總統職位,讓位於袁世凱,利用袁世凱迫使清帝退位,達到了建立民國的目標。由於孫中山的大公無私和共和思想已深入人心,袁世凱背信棄義稱帝后不久即以失敗病亡告終。孫中山辭職之後以在野之身悉心研究民生主義,制定“建國方略”,仍對祖國的富強統一抱有極大希望。他的愛國情懷令人感佩。1924年,孫中山應馮玉祥、段祺瑞、張作霖邀請,抱病和抱著被暗殺危險,北上與軍閥共商國是。他說:“我這次往北方去,所主張的辦法,一定是和他們(軍閥)的利益相衝突,大家可以料得我很有危險。但是我為救全國同胞、求和平統一、開國民會議,去冒這種危險。”孫中山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思想精神永遠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李殿元在“共和之夢---孫中山傳”的結尾說:“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實際上也就是孫中山革命的新三民主義的勝利。孫中山的歷程,正是中國人民前仆後繼,求強求富的探索歷程;孫中山的歷程,正是中國人民對‘強國之路’的選擇歷程。”孫中山的新三民主義的思想就是我們今天所要弘揚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