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uz!NT|BBS|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香港华协会名誉会长朱庆龙:香港同胞心向祖国,积极支持辛亥革命 [复制链接]

1#

大芝加哥地区华侨华人

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征文专辑

(大芝加哥地区华侨华人联合会编辑)


2011年11月
--------------------


香港同胞心向祖国,积极支持辛亥革命


香港华协会名誉会长朱庆龙


辛亥革命100周年是兩岸三地華人共同紀念的重要歷史事件。香港这块特殊的土地,是和辛亥革命、孙中山的名字分不开的。辛亥革命前的10次武裝起义,有七次以香港為决策、后勤和宣传基地。


香港是孙中山革命事业的起点。他在香港受教育,也在香港策动革命。1883年至1892年的香江岁月是孙中山成长道路上的一段重要历程。香港當時有发达的西方的教育,言论氣氛比较自由,使孙中山深受西方文明和基督教思想的熏陶。他充分利用这个环境,刻苦学习,广结义士好友,加入基督教,入读拔萃书院,毕业于皇仁书院,大学毕业于香港西医学院。孙中山曾表示没有在香港求学七年的阅历,就不可能走上“弃医从戎”的革命道路。孫中山在香港大学發表演講时表示:香港是自己革命思想的发源地。


香港是一个自由港,只要中国革命不危及香港的英国国民,不影响香港的稳定与安全,英国政府就不予干涉。孙中山和革命党人选择香港作为革命的策源地和大本营、早期民主革命运动的指挥中心和活动基地、並先后建立兴中会和同盟会等重要机构。孙中山以香港和海外为立脚点,进行反清宣传,同时利用港英政府与清政府的矛盾,营救革命党人,为起义失败后革命党人建立避难场所。


香港历来是中国各种派别都非常关注的地方,是各种政治力量都想利用的区域。孙中山和革命党人更加注意香港这一领域,他们把希望寄托在海外的支援上,以香港为基地,在港筹办《中国日报》,成为革命党人从事革命宣传活动的舆论阵地,并在多次武装起义中成为策划反清武装起义、输送武器弹药、筹集起义军费、联络海内外革命志士的后方基地。


香港同胞心向祖国。1842年清政府被迫簽訂《南京條約》而將香港割讓予英國,然而英國的侵佔卻割不斷香港與祖國的血肉聯系。在中國近代許多重大事件中,兩地同胞相互支援,反對封建壓迫、反抗外敵侵略、共同譜寫了可歌可泣的歷史篇章。


香港在英国人统治时期,大部分人口是从中国大陆移民到香港的,他们对中国内地发生的事情极为关心。辛亥革命时期,他们认為香港人也是中国人,因此,多数香港人都同情和支持辛亥革命,期望早日推翻腐败无能的清王朝,渴望祖国繁荣富强,盼望有一天从英国殖民主义手中收回香港,希望早日摆脱英国对香港的殖民统治。


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新中国继承了辛亥革命的精神、继承了孙中山民族独立和国家统一的理想、实现了香港、澳門回归。今天,台灣与祖國大陸雖然分隔著一道海峽,但海峽卻分不開兩岸同胞血濃於水的兄弟情,海內外華人、華僑进一步盻望看到海峡兩岸和平統一,共創雙贏局面,共建富强中國,促使孙中山的民族独立和国家统一的理想能完全实现。在中国改革开放后,海内外香港同胞大力支持祖国的建设。香港华协会愿与芝加哥两岸三地的华人社团密切合作,积极推动中美文化和经济交流,促进祖国的发展,为实现孙中山振兴中华的理想贡献力量。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