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uz!NT|BBS|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渔者一 (ZT) [复制链接]

1#
兔子贴之年末小记【征文二】

2012年伊始之际,首先恭祝各位钓友新春吉祥如意,合家欢乐,身体健康,财源广进,钓鱼次次爆护,天天好心情!
生活就如同钓鱼一般,总是欢笑、惊喜与悲伤、失落夹杂在一起,酸甜苦辣咸,五味俱全。经历过很多的失败,也逐渐拥有了一颗坚强的心、平凡的心。看多了,也就看淡了,忙碌过后发觉其实平淡才是真,享受那份喧嚣中难得的宁静,平静时又有不期而遇的惊喜,钓鱼人的生活不亦是如此吗?

回首2011,如同游子一般踏遍大江南北,自然,钓鱼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从广州、东莞到长沙、株洲,再到武汉、南昌,之后是北京、沈阳,每到一处基本上都会去找个能钓鱼的地方抛几竿或者与当地钓友交流一番,每次都受益匪浅、收获颇多。所获并非只是钓获,更多的是人生的经验,人生亦如同垂钓,经验永远都是最重要的,是理论上没办法学习到的。两年在外独自生活打拼,让我积累了许多,感受了许多,也成长了许多。感谢那些一起经历过许许多多的钓友们、朋友们、师傅们,你们所传授的不仅仅是垂钓的知识,讲述的更不光是垂
钓的故事,更多是人生这条路上无法学习到的各种经验!

忙碌的广州生活,陌生而又亲切。陌生的是放弃了在家舒适的生活,只身一人在外漂泊,每逢佳节难免的孤独、伤感;亲切的是,两座城市有太多的相似之处,无论是人文地理,还是钓鱼人身上所散发出的那份热情,都是如此的相似。工作的繁忙并没有让我失去钓鱼的动力,经过钓友的指点,我将房子租到了白云山脚下、麓湖边上,为的正是能够有更多的机会钓钓鱼。每逢周末,一般都会与朋友们跑到南沙区龙穴涌去钓咸淡水,或者是去广州附近的湖泊水库垂钓。在广州出行比较方便,一般市内搭地铁就可以了,办一张羊城通比武汉通划来得多。由于广州叫羊城,白话中又有很多时候说“咩”,索性我就给羊城通起了个名字叫“咩咩卡”,这张卡到现在一直存放在我钱包里,时间长了就有感情了,带着它走到哪里都可以回到家。我住的那站叫小北,也可以走到淘金站去,还记得以前跟着几个街坊钓友一起,背着一大堆的东西,早早的站开还没开门的地铁站门口,坐着头班地铁从小北上5号线到车陂南转4号线,经大学城到金州站,再转南沙巴士到龙穴村钓鱼,路上要走2个小时,尤其是广州的夏天,穿着凉鞋短袖短裤的朋友回来都晒成了熊猫,回想起来又点佩服当时的精神啊。另外,和龙水库、流溪河、江鸥岛等地方也是钓鱼的理想场所,美丽的风景即使是钓不到鱼也感觉不枉去那边一趟。若不想跑远,则基本上我们会跑到市区内的几个公园去玩,天河、小港、东山湖都是常去的,麓湖就更是自家菜园子了。广州有许多鱼是武汉没有的,例如罗非、鲮鱼等,在武汉通常我们以钓灵为主,但在广州钓鲮鱼,偶尔则要以钓顿为主,为此我也咨询过老师傅,他们说鲮鱼嘴朝下,一般吸食饵料时候为了方便鱼吃饵,通常选择钩睡在水底,而且鲮鱼中钩后一般是往外冲,力气比鲤鱼还大,尤其是水深的时候,因此钓鲮鱼对于线组以及竿的调性还是有一定选择的;罗非在武汉很少地方有,天冷基本上就冻死了,钓罗非通常选择非竿,极硬以便飞鱼溜鱼,罗非出水就傻了,但在水中力气却是非常的大,因此也很受钓鱼人喜欢,另外罗非身上少刺,做鱼片打边炉是再好不过的了,至于罗非好不好吃,一个要看水质,再一个就要看各人的口味,毕竟众口难调啊,但是龙穴涌的咸淡水罗非味道绝对一级棒的!在广州钓鱼,很多钓友的钓箱里通常都是放的冰镇啤酒,尤其是夏天,钓鱼与吹空调不可兼得,于是冰啤酒(广州称冻啤酒)就是最佳选择了,三十六七度的天,喝口冰镇老珠江,那感觉真是没法形容。一般钓完鱼回到市区,我们都会找个地方加工一下,一起聚聚,摇摇色子喝喝啤酒,繁忙的生活一下又惬意了许多。

出差了,工作当然是绝对要做好的,但是钓鱼也是绝对不能少的。只要不是带太多的东西,竿包是一定会背着的,走到一个城市,打开电子地图查查,一有空就赶紧过去抛几竿,仿佛看到有水的位子就想钓钓,钓鱼人应该都有这个通病吧!记得6月份在株洲的东湖钓鱼的时候,半天连中十五尾鲢鳙,钓起来子线上就像粘了什么东西一样,赶紧换掉,最后钓一条扔一副导致子线盒空了,无奈收拾家伙闪人,从此也养成了野钓节约子线的习惯,带的再多也不能浪费,等到真的要用的时候发现没有了,那种感觉真是让人懊恼。事后问旁边钓友为何这么多鲢鳙才得知,株洲政府鼓励市民垂钓休闲,在室内大部分公园湖泊里都有放养鲢鳙,湖南人喜欢这种鱼,也爱吃这种鱼,政府又鼓励钓鱼,因此基本上都是这类鱼种了,有时候比较羡慕啊,什么时候武汉市政府也做做此等好事?在沈阳的时候,笔直跑到了青年公园里50块一天的鱼塘去看了看,5月份的沈阳早上还有点点冷,到了终于就慢慢升温了,可能是天气原因鱼基本上都乱层了,黑压压的鲤鱼一大片一大片的,沈阳那边有的鱼种跟我们这边几乎类似,我也就不多介绍了,沈阳的钓友通常都用2米7甚至更短的竿来钓,长一点的竿都摆在旁边成了摆设,饵料也基本选择颗粒饵,可想而知几十号人的渔获就不提了,倒是有个朋友看到鱼浮起来了拿4米5的手竿挂了3条大鲤鱼,旁边居然围观十几人,大叫钓的好,无奈啊,钓鱼人的悲哀莫过于此了。走遍大江南北,感受不同的人文风情,不同的钓法钓况,虽然路途艰辛,但回想起来依旧是如此有味、精彩。

年轻气盛又经验不足,回到广州过于感性的听了一个朋友的话,合伙开了公司,对于后勤以及公司的管理经验几乎没有,货源上出了巨大得问题,导致撞得头破血流,荷包里面最后剩了五百块坐高铁回了武汉。痛定思痛,回到家后每天写日记总结经验与教训,希望今后不会犯同样的错误。晚上从武汉港跑步至长江二桥往返,既能锻炼身体也能静下来思考很多问题,偶然一次看到五福路江滩下面有紫光灯闪烁,直觉告诉自己那边有人钓鱼,夜晚摸了半天穿过芦苇到了下面,发现只是一条小小的排污沟,两位钓鱼的师傅渔获也不佳,都是很小的黄颡鱼,不过2011年长江水位低,这么近的位子能过过瘾已经是很不错了,心情也顿时开朗了许多。说干就干,第二天下午早早的来到了钓点,由于事先咨询过,所以准备的线组也是非常小的,0.4子线,3号袖钩,头一天渔获不佳,基本上是小杂鱼为主,不过连续切了四副线让我欣喜不已。之后换了线组配置,渐渐收获也好了起来,人自然也神清气爽了,烦恼似乎渐渐抛在了脑后,每天太阳快下山的时候便拿了一根竿一个小凳子就出发了,鱼护还是我老爸年轻时候用的网子,凑合着也能将就下。就这样子,一晃一个多月过去了,钓获全是江里的鲫鱼鲤鱼,最兴奋的莫过于跟阿刚还有Micheal的那次夜钓,全然无口的情况下决定继续坚守半个小时,结果中鱼挂了草切线,执着的再次守候,就中了人生里首条桂鱼,两斤左右,刹那间的兴奋与喜悦至今回味无穷!

时光流逝,转眼大半年过去了,与武钓活动群里的朋友们慢慢熟悉了,钓鱼的机会也自然多了,此时此刻也非常感谢那些开着车带着我去钓鱼的朋友们,还有那些虽然没有一起去钓鱼但是交流甚多的师傅们、前辈们,如同兄长、长辈一般的照顾、教育、指点,让我在家的日子也是如此的丰富多彩、受益良多。我喜欢过平淡的生活,但是也爱同朋友们一起分享喜悦与欢乐,有时候钓鱼跟做人一样,只有大家在一起,只有那些喜悦有人一起分享,生活里的甜才会得以显现。出平凡方显非凡,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此时窗外大雪纷飞,一直想写点东西,可是一直都没有那份决心,看来惰性又开始活跃了。冬去肯定春来,盼望着新的一年里有好的渔获,更有好的收获!路还是要慢慢的往前走的,来年闲暇之余,希望更多的钓友们一起出钓一起活动,让钓鱼这个高尚的休闲运动更加的精彩,也让生活更加的美好!

在此新春来临之际,再次祝福所有武汉钓鱼界的朋友们新春吉祥、合家安康!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