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uz!NT|BBS|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日本核辐射污染海底 惊现恐怖怪鱼 [复制链接]

1#
银光图片
2012-03-28 15:11:02  每日邮报

日本潜水摄影师键井靖章自 311大地震大海啸后,多次潜入灾区海底,用镜头记录这场海洋生态浩劫,由最初几乎没有生命迹象,到后来再现生命,足证大自然生命力。但《中国青年报》言之凿凿报道,他拍下的一条样子奇怪的鱼,是感染核辐射后的变种海鲇鱼。

  去年 4月,大地震后四周,键井靖章第一次下水,眼前的海底废墟景象,让他吓了一跳:整幢房被海啸拖进水里,孤伶可怜;倒插在泥泞中的钢琴,只剩黑白琴键清楚可见;有一张已故天皇的照片,依稀可辨。水底下,没有声音,没有生命。

 他说:「原本想拍生物,但看见的尽是从没看过的情景、毫无生命的死域。」键井靖章伤心失望,努力想找到生物,眼前顶多自到一条只有五毫米长的红色雀鱼。

  这条小鱼毛却燃起他的信心,他决定继续下水,到去年 12月,已可在銹蚀的汽车残骸见到海胆、鲍鱼,有超过 10种鱼、螃蟹和章鱼,把原本人类居住的地方当成家,更有鱼开始产卵。海洋的复原能力,远比想像要强。

  在键井靖章拍摄的照片中,包括一条不知名的鱼,全身蓝色花纹夹杂白色斑纹,触鬚上布满细小的珊瑚状红鬚,一对黄澄澄的眼睛周边,是红黑相间的条纹。他接受日本电视台访问,没说这是一条怪鱼,也没说是一条变种辐射鱼。但《中国青年报》言之凿凿地指牠是海鲇鱼,因受到辐射污染变了种。

  报道又引述专家指,当变种生物出现后,给物种和生物链带来的变化不是时间就能解决,海洋生物的卵和幼体对辐射较敏感,脱氧核糖核酸( DNA)或改变。

  《中国青年报》写键井靖章拍摄到的「海鲇鱼」,有居港日人说闻所未闻,他们只听过俗称塘虱鱼的鲇鱼,而且鲇鱼属浅水鱼,通常在淤泥或沼泽生活,生活环境非常骯脏,因此日本人不会食用。

  本港高级日本料理( Saikou)餐厅营业顾问刘晋维则据怪鱼照片估计,海鲇鱼与石斑同科,类似喜姿次( Kinki)品种的深海鱼,平时应该是啡色,新鲜情况下可做鱼生,也可以熟食,具猎人性格,会捕捉其他虾蟹或鱼食用。

  用如此怪鱼做鱼生,港人会否误食辐射鱼?铁板烧海贺的梁师傅说,香港仍有输入日本海产,但必经日本和香港两重辐射测试。
附件: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 注册
分享 转发
渔翁铭

山不在高,有险则攀。水不在深,有鱼则欢。斯是渔翁,小隐其间。绿草湖边近,乱石水流潜。往来有渔樵,谈笑侃古今。可以烹鱼鳖,醉美酒。无喧嚣之乱耳,无烦恼之劳眠。朝垂密西湖,夕钓西比河。老子云:何乐不为?
TOP
2#

还挺花哨,美丽动人嘛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