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概览:往来穿梭
要看芝加哥城市的全貌,当然少不了它的摩天大楼们。而湖滨的博物馆区则是观赏这些现代地标的绝佳选择。俺主要利用了Citypass的便利和第三天万种期待的晴朗天气,南北穿梭的给这座城市画了肖像。
•希尔斯大厦(Sears Tower)
这座110层的城市最高建筑其实现在已经更名为WillisTower,不过声名远播后,大家都已习惯了它原来的称号。
具体到达方法:坐经过The Loop的任何地铁到Quincy站下车然后抬头找Tower。
要做好充分心理准备的是,这里的队真的是超级长……一个如此平静的星期四中午,
排队居然用了将近两个小时,而且下来的时候也要排队等电梯。。不过这里有262个乔丹之高的开阔视野已足够让人一扫之前排队时的沮丧,万里晴空的芝加哥真的很美。
看过Sears的Sky Deck,如果不像俺一样折回博物馆区(具体见后)的话,大可以在市中心(The Loop)附近逛逛街,等到夜幕降临,再去汉考克看夜景。
•汉考克中心(John Hancock Center)
选择Hankock看夜景,主要因为这里相对宽松的环境和水吧的便利条件。坐红线地铁到Chicago站下车,绕过同样是标志性建筑的古老水塔(WaterTower)便能看到这座黑褐色的玻璃大楼了。
大家交口称赞的地方果然名不虚传,Hancock不仅毫不拥挤,而且修饰情调更胜Sears一筹。拿着联票到水吧换一杯饮料,坐在94层看这座摩登都市的夕
阳西下与华灯初上,顿觉疲惫全无。若是嫌Sears的全密闭空间不够过瘾,更可以在盛满新鲜的芝加哥云朵的Sky Walk里多流连几个来回。
•晚餐:Cheesecake Factory
选择这里完全是因为个人喜好以及它就在Hancock楼下的优越位置——不喜欢西餐或甜食的同学可以直接忽视之。不过若是真的要去,也要做好打持久战的排队准备。
中心区:一路北上
•芝加哥美术馆(The Art Institute ofChicago)
坐蓝线地铁,在Jackson站下车以后向东。站在密歇根大街(MichiganSt.)上的时候,目光稍稍向北,就能和美术馆撞个满怀。
芝加哥美术馆真是个令人倾倒的地方。一进门,不等抬头看雕塑和穹顶,反而被它的楼梯吸引过去:凝重庄严的大理石台阶之间嵌满后现代的LED显示屏,“It is part of human nature”,“We charish life andcreativity”……Women’s Grand Staircase用最鲜妍的色彩叙述宗教与信仰的虔诚。
一层的日本展厅虽然简洁,却颇得韵味。娴雅幽静的布置,配上一幅幅画作,挥洒自如地勾画出日本艺术中意境的精髓。几番凝视过后,竟仿佛收获了不少当初在tj老师课上也未曾理解的美,不禁油然生出一种顿悟的欣喜。
二层的展厅中收集了数量可观的莫奈的作品,其规模甚至远在华盛顿的国家美术馆之上。不似梵高般尖锐乖戾,莫奈的色彩总给人以梦幻的遐思,有如睡莲花开,枯瘦慵懒却又别有清香。
新馆的纯白色建筑本身也算得上一件宏大的艺术品,一楼最尽头的千禧公园廊(Millennium Park Lobby)更是风光独揽,将城市地标尽收眼底。
•千禧公园(Millennium Park)
出了美术馆,基本就直接踏入了这块现代城市绿地。“大豆子”和贝壳拱门映射并包容着芝加哥峥嵘跳跃的全貌。跟大豆子合影总是件非常有趣的事。远远近近,既照出城市,又照出自己,一个不小心还可能也“泄露”了摄影师的模样。
据说夏天可以在贝壳门那里办露天艺术展,遥想一下都觉得惬意。若是没有下雨,真的会愿意捧一杯热茶,在这里坐上一个下午。
看着孩子们在大豆子前后左右的穿进穿出,不禁想让我们亲爱的中关村设计师们也来看看——创意产业真的不长成第三极那个样子……
•芝加哥文化中心(Chicago Culture Center)
从千禧公园离大豆子最近的出口来到街上,基本稍一向西就到了文化中心。模仿威尼斯与佛罗伦萨宫殿修建的穹顶和马赛克装饰果然不负盛名,只是当天下午好多展厅都没有开放。
与建筑本身相比,我更喜欢大堂里的读书角。开阔的空间与厚重的木制家具不仅勾勒出了温暖的色调,也为市民们提供了自由阅读的绝好空间。一个城市的人文素养,或许就在这些微不足道的细节中体现。
•午餐:地中海风格的Oasis Cafe
沿着NorthWabash街向南一个街区,就到了珠宝店簇拥中的Oasis Cafe,一个Lonely Planet的作者们热情颂赞的小食铺。据说这里有着安曼地区最好的鹰嘴豆泥(Hummus),于是点了一份鹰嘴豆泥开胃小点(HummusAppetizer)和炸鹰嘴豆泥球(Falafel Plate)。一共不足十元的花销,让美味更显珍贵。
这里的土耳其点心也秉承了当地地道的甜腻风味,只是因为没有放青绿色的果仁粉而使其在色泽上略有欠缺。
•壮丽大道(Maganificent Mile)
酒足饭饱之后回到密歇根大街上,继续向北。穿过芝加哥河,欣赏两岸风格各异的建筑。《芝加哥论坛报》的哥特式建筑(TribuneTower)尤为抢眼——当然,它的名字本身对我已有了足够的吸引力。一路走到汉考克中心(John Hancock Center),沉迷于古典与现代交杂措置的丰富之间。
如果天气好的话,还可以在芝加哥河上坐坐游船。WendellaBoatsight Tour大概需要一个半小时,至于“水上出租车”就不太清楚了。
总而言之,沿着密歇根大街的一路北上基本可以算作芝加哥中心区高潮迭起的精品线路。一天的步行让人颇觉神清气爽,想必若是遇上晴天会更让人兴奋不已。
博物馆区:湖滨漫步
•博物馆区(Museum Campus)
这片湖边宝地俺分了两天也没有逛完——假如上天再给我一次机会,一定要好好规划(譬如早点起床,哈哈)。
到达:如果不想学俺第二天亲
近自然的走法的话(Tiger同学,你懂的),可以坐红线、蓝线或者绿线地铁到Roosevelt站转乘146。汽车会直接把你送到菲尔德博物馆 (Field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塞得水族馆(SheddAquarium)或者阿德勒天文台(AdlerPlanetarium)鼻子底下。
尽管本人此次木有去成水族馆,但就目前经验而言,推荐程度大抵为FieldMuseum大于SheddAquarium大于Adler Planetarium。
Field:
不得不说,俺头一次有如此耐心逛完一座自然历史博物馆。刚刚走过湖边的鸟类自然保护公园,再按照博物馆橱窗里的标本一一对照寻找这些胖墩墩的家伙们的名字
确乎是件乐事。而俺尤其喜欢回答每个展台前面类似“你能在这里找到三条蛇和两只乌龟吗?”这样的问题(哈哈)。
Adler:比较起来,天文台倒是很“幼齿”,除了四点钟的一场科普宣传片,基本上不太适合俺的年龄段。
•午餐:唐人街Joyee/Joy Yee
逛完天文台,拖着空空的肚皮奔向唐人街。红线地铁Cermak-Chinatown站离博物馆区的Roosevelt仅一站之遥,其便捷让饥肠辘辘
者如我分外满意……芊芊推荐的Joyee果真是宝地。到美国以来从装潢、服务,到菜色、口味都如此亲切对味的,大概只此一家了。
Joyee 算得上比较正宗的港式,不过个人对其备受推崇的珍珠奶茶倒是不太感冒。据说附近的乾隆阁(HappyChef)的港式茶点也不错,只是装修和服务上就落了一般唐人街餐馆的黯淡俗套。有机会还想去尝尝ChinaSquare尽头的糖潮,不知道会不会过于甜呢?哈哈~
.
总而言之,芝加哥的美异常丰富而妩媚多姿。这座城市有着宽阔
明亮的街道和素净整齐的布局,既有都市特有的快节奏的灵气,又不显得慌乱压抑。方格状的交通网让人想起北京的规正,但比起北京更有现代化的通透。其高楼林
立丝毫不输纽约与香港,却远不似纽约的拥挤与香港的集约。这个对行人十分友善的“建筑之城”,在一砖一桥中展示着自己的张弛有度……
来源:此一是非